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可靠系 > 正文

地震预警系统的可靠性有多高!高可靠系

作者:小联 来源: 日期:2014-8-6 17:02:51 人气: 标签:高可靠系

  说到安全问题,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地震,那么地震预警系统的可靠性有多高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有关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测至今仍受到人们诟病,但震时预警却可能成为地震到来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近日,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套地震预警系统已经悄然走出国门,预警技术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地震预警系统与地震波“赛跑”“地震波速度为每秒5公里左右,无线电波则是每秒30万公里,地震预警台网就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的速度差,在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目标地区发出。”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看来,所谓的地震预警,简单说就是在和地震波争抢最后的时间。“预警的原理并不复杂,而技术的实现过程则难度不小。”王暾告诉记者,地震预警台网首先要把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快速传到信息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了避免通信中断,一般都采取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并行的方法进行传输,同时,信息中心的数据处理必须可靠,避免误判、漏判,最后再由中心通过无线电波或者互联网向各个接收终端发布预警信息。他坦言,国内目前的地震预测技术,除了将地震波转变成电信号的环节是比较成熟的,在数据分析处理的可靠性,以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上还不能,因此,尚未真正用于实践。汶川成为地震预警系统预警研究的天然试验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的分布是沿着发震断层成长条形状的,试想,如果当时能有地震预警,青川、甘肃、陕西震区甚至可以争取到50秒的预警时间。在这些并不富裕的地方,几十秒足以让那里的人们逃出楼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正是从汶川地震后开始着手自主研发地震预警系统的。如今,从汶川到青川再到甘肃文县、陕西宁强县区域内已经布设了该预警台网。王暾透露,该台网得以在实践中应用,关键在于汶川地震后余震频发,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了研究预警技术的最佳试验平台。此外,与其他正在研究的预警系统相比,该地区设立的预警监测台网的密度更高,2万平方公里内公布设有70个台网,每个台网之间的间距在15公里左右。“由于地震波监测不能仅靠一个台站做出判断,而是需要多个台站联合才能尽可能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因此,台站分布越密集,对地震信息的分析也就越迅速、可靠。”王暾解释说。利用该系统,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可以在地震波到达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公里内的地区,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今年1月至今,该系统已经对布设区域内发生的60次余震成功实现了预警。据王暾介绍,海地去年先引进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地震报警设备,安装在学校、大楼和家庭内。“跟地震预警相比,地震报警是在地震纵波已经到达楼内时发出的警报,提前时间自然比预警要短得多。尽管如此,海地在余震当中对该系统有所检验,产生了一定的信任,才于近日再次合作引进开发完成的地震预警系统。”如今,该研究所正在研究利用手机作为终端接收预警信息,这样会使更多可以及时应用预警信息。地震预警系统的可靠性有多高:地震预警也是双刃剑东京大学地震研究院的目黑公郎教授曾经通过模拟一次想象中的东海大地震,来评估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研究结论显示,在地震预警100%普及的情况下,死亡人数能够减少80%。但是,地震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指出,地震预警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地震预警。预警系统对工程设施更为有效,因为几秒的预警时间就可以让电梯停止、燃气管线紧急关停、高速列车开始制动。但一般来说,对面向的预警而言,地震预警系统只对距离震源50公里至200公里的范围有效。对于50公里以内的地区,即使发出预警也可能来不及反应,而对于三四百公里以外的地区,地震产生的可能又并不严重,没有必要发出预警。许绍燮坦言,对于绝大多数地震,地震预警系统能够提供的有效预警时间不超过30秒。同时,距离最近最需要地震预警系统的地区又来不及在短短几秒之内做出反应。他认为,究竟该对哪些地区发布地震预警,必须依靠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对搜集的地震波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准确判断出地震的强度,震中,多远距离的预警是有效的等等。“但这项技术比较复杂,因此,目前国内大部分尚在研究阶段的地震预警系统在数据分析、判断的可靠性上还难以。”许绍燮举例,墨西哥城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建立了向发布地震警报的地震预警系统。“那时,距离墨西哥城300多公里的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在这个距离之间发布预警是比较有效的。”例如,1995年,格雷罗地区发生7.3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波到达墨西哥城前72秒发出地震警报,为地震紧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大大减少了墨西哥城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向发布地震预警系统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今年“3.11”大地震发生时,东京预警就为人们紧急避险提供了几十秒钟的时间。但在此后的多次余震中,预警的发布则显得有些混乱。“即便如此,地震预警系统技术需要研究、推广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技术应用需要不断磨合。”许绍燮强调。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